北大毕业去卖房,双语硕士做保姆,就业遭遇新形势!?
2020-05-29 21:44:12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北大毕业去卖房,双语硕士做保姆,就业遭遇新形势!?

文/杨国英

“6亿人,1000元”,刷屏了。

ZL的原话是: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,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,但是,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,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,现在又碰上疫情,疫情过后民生为要。

“6亿人,1000元”,实话实说,令人清醒。(这里的1000元,应该指可支配收入)

北大毕业去卖房,双语硕士做保姆,就业遭遇新形势!?

这才是真实的中国。

真实的中国,是两面的,是多面的,甚至是断裂的。

真实的中国,有媲美纽约伦敦的北上广深,更有老少边穷的四五六线小城市、以及广大的乡村。

真实的中国,有阿里、华为这样的世界级公司,更有多达8000万的个体户,这些个体户,以夫妻店的小作坊为主,雇员超过5人的,都是少数。

真实的中国,有马云、马化腾、许家印、何享健等超级富豪,他们位居全球富豪榜单前100名之内,更有“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仅有1000元”。

……

……

真实的中国,有令人自豪的,也有令人担忧的。

现在,最令人担忧的是:就业!!!

乌云翻滚,乱云飞渡,没有就业,一切皆为空谈。

关于就业,ZL说得很实在,“中国有9亿劳动力,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,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。”

没有就业,何谈消费?

没有消费,何谈需求?

没有需求,何谈供给?何谈生产?供给、生产给谁呢?

在全球疫情尚未终结、去全球化加速升温之下,就业压力,压倒一切。就业稳,则经济稳,则社会稳。

为了稳就业,以前一直打击的地摊经济,现在政府也鼓励了。

为了保就业,来说说年轻人的新境况:

1,想就业,不要设下限

最近,有迹象表明,年轻人开始务实了,北大毕业的,复旦毕业的,愿意去链家做房产中介了,双语女硕士选择去做家政保姆了……

北大毕业去卖房,双语硕士做保姆,就业遭遇新形势!?

北大毕业去卖房,双语硕士做保姆,就业遭遇新形势!?

这丢人吗?

不丢人。无法就业,或者失业,那才叫丢人。对工作挑挑拣拣,动不动在家啃老的,那才叫丢人。

说到这样,要批判一下,我们的急功近利的教育,上大学,考研,是为了做官,是为了赚高薪,是为了阶层跃升……

这都什么年代了,有些人的脑子,还停留在农耕时代。

当官发不了财,想发财的,有些进了棺材。

赚高薪,现在这光景,经济低迷,就业艰难,你还是先上岗吧。

2,阶层跃升,不要去做梦

不是二三十年前,那个时候的社会,相对扁平,没怎么分化,读过名牌大学的,有高学历的,拼搏一点,再运气好点,阶层跃升,还是概率较大的。

但是,现在,阶层分化了,甚至已经有点僵化了。

你读再好的大学,拿再高的学历,也很难实现阶层升级了——你拼的是工作,人家拼的是圈子,父母提供的圈子;你很优秀,拼搏10年,终于在北京买上房了,别人考虑的,是家族资产配置……

这现在残酷的现实,你得心平气和地面对。

工作都不容易找了,你还想着阶层跃升,这不是做梦吗?这个梦,你得粉碎掉,你得认命,否则,你很容易变得一无所有。

不认命,你去创业,你去炒虚拟货币,你去玩期货,你总想着去搏一把……

3,想不失业,先把活干好

疫情,会减少需求。

相比减少消费需求带来的减少就业需求,更可怕的是,疫情让经济运行变得更加直达本质。

因为,疫情总会过去。但是,经济运行更加直达本质,这个即便疫情结束了,也会成为习惯、并且进一步固化。

简而言之,以后的经济运营,能够在线上解决的,尽量不在线下解决;能够让机器干的,尽量不要让人去干——这对就业需求的降低,无疑是更为长远,且更加结构性的。

所以,珍惜现有的工作吧!把活干好,即便裁员,你也要争取不要成为第一批。

也许五六年后,更多90后的常态可能是:1,你专业,且足够勤奋,月收入1.5万;2,你浑浑噩噩,白天睡觉,晚上数星星,每月领取2000元的失业金(这个我相信会逐渐健全起来)。

你告诉我,1和2,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?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